8573块钱的晚餐,谁能想到会成了我朋友圈的热搜?现场气氛能煮熟一盘辣子鸡。老板一句“张哥,给7800就行”,老板娘直接不干,扔下账本跟他干瞪眼,像两场NBA总决赛抢七打到加时,谁都不肯认输。我站在侧边,手里攥着微信,心里琢磨:扫个8573,老板娘那眼神,跟抓到年终奖差不多,亮得有点扎眼。花生米一把塞进我手里,老板追出来说“张哥,对不住”,我哪敢欠这人情,又不是没吃过社会的苦。
这饭店,按说没啥出奇的。老巷子一间小店,门口辣椒晒得比老板脸还红。第一次来那天,下雨,店里只我一人。老板娘给了杯姜茶,顺嘴一句“暖暖身子吧”,我还真觉得自己像哪路贵宾。后来成了常客,客户小聚、朋友打牙祭、独自解馋,王家小馆全包了。朋友圈里有人问,啥味道让你一年能吃掉四五万?我说实话,不是味,是人。老板在厨房跟锅杓死磕,老板娘盯着账本比算奥数还认真,这轴劲儿,搁别处早下岗了,在这儿却成了活招牌。
账本的事儿,外人不懂门道。老板娘用个老掉牙的小本子记账,数字歪歪扭扭,错一分都能急出汗。有次我多付一百,她追出来半条街,跟追债的似的。我不止一次想,这钱搁别家早进了小费盒,可她死活不松口。老板倒开明,“老主顾嘛,抹个零咋了”,说得随意,手里锅铲还没停。两口子为钱吵了二十年,谁也没说过一句离婚那种狠话。饭店没招牌,全靠回头客。一年流水十来万,剔除房租水电,剩下全是汗水和花生米。
说回那顿大单。老板娘弟弟要结婚,彩礼还差几万,急得她嘴角起泡。老板看着心疼,硬把烟戒了,白天炒菜晚上工地搬砖。饭店关门那阵子,巷口冷得像断电的冰箱。我提了水果去医院,老板娘还在床上算账单。老板在旁边切苹果,手法生疏,苹果皮掉得比果肉还多。等她出院,饭店重新开张,非让我免单。我心说,这情分比打折还值钱。你见过几家饭店病了还惦记着你?
有一回新菜上桌,腊肉炒笋,烟火味儿直冲鼻腔。结账时老板娘又想少收,我拦住她,说:“你这本子我看着都眼晕,咱别再算错了。”她笑着说,那你下次多带几个朋友来。我答应得干脆,心里其实没底,怕以后再碰上什么“抹零风波”。毕竟,熟人账最难算,欠钱不尴尬,抹零才头疼。
旁人不懂,还以为抹零是人情,实则是负担。你见过哪个体育明星比赛赢了,还特意把奖金退回主办方?场上分分必争,场下账账分明。王家小馆的账本哲学,跟球场上的攻防一样,谁都不肯让步。老板娘像后卫,死守账本。老板偶尔想来点人情助攻,总被回防断球。你说奇怪吗?可这就是生活的底色,挣的是小钱,守的是底线。
说到数据,饭店的流水说高不高,说低不低。一天十几桌,翻台率堪比热门火锅店。可人工、原料、房租一扣,剩下的利润,老板娘都说“是炒出来的不是算出来的”。我算过一笔账,一年吃掉四五万,撑死也就是饭店一年流水的零头。可你要问我值不值,我跟你讲,这钱花得比生财有道还踏实。
最近王家小馆换了新招牌,底下多了行字:“二十年诚信老店”。老板娘开业那天给每个客人发糖,说“沾点喜气”。有人说,现在饭店都成流水线,吃饭像打卡。可在这儿,账算得清清楚楚,菜炒得明明白白。想起前阵子有个NBA球星,场上输了球,回更衣室自己琢磨全场失误。媒体一通分析,球迷也有话要说,谁都不是局外人。生活和体育比赛一样,谁都盼着赢,谁也怕输。可有多少人能像老板娘那样,守住自己的底线不挪窝?
有趣的是,社交媒体上关于“诚信饭店”“小人物的坚持”的讨论,热度丝毫不输那些体育大V。网友调侃说,王家饭店比某些豪门俱乐部还靠谱。搜索“诚信饭店”一词,相关讨论量居高不下。这年头,能靠诚信刷屏的,少之又少。SEO关键词自然就蹭上了热度,流量嗖嗖往上窜。
写到这,我琢磨着下次再去,是不是得多带两个人,免得又被老板娘追着还钱。你说,抹零和实价,到底哪种才算人情?留言聊聊呗。饭桌上的友谊,能不能像账本一样,明明白白?谁知道呢,也许下顿饭,就有答案了。
正规在线配资公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